近日,基孔肯雅热疫情备受外界关注。截至7月24日,广东佛山五区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,累计病例破四千。其中疫情暴发地——顺德区,其病例已达3627例。
澎湃新闻注意到,目前,广州、阳江、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,疫情有外溢风险。
此前,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倡议,号召全省居民即刻行动,积极参与“清积水灭蚊虫,共筑健康家园”爱国卫生运动,用行动阻断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疫情。
佛山五区病例已破四千
据广东顺德等多地25日通报的数据,佛山市五区均有基孔肯雅热病例,其中顺德区的病例已达3627例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健康顺德”通报,截至7月24日,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例,主要集中在乐从镇、北滘镇、陈村镇,均为轻症病例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健康禅城”通报,截至7月24日,禅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0例,主要集中在石湾镇街道、张槎街道和祖庙街道,均为轻症病例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健康南海”通报,截至7月24日24时,南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69例,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,均为轻症病例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健康三水”通报,截至7月24日,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8例,主要集中在西南街道和云东海街道,均为轻症病例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健康高明”此前通报,截至7月23日,高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例,分别位于荷城街道、杨和镇,均为轻症病例。
为什么今年佛山疫情规模比以往都大?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、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,10年前在印度洋的基孔肯雅热大暴发,它形成的规模和造成的损失,总体来讲与目前相似,尽管现在还没有达到当年的(暴发)水平,但现在流行季节还没有完,如果到流行季结束,(病例数)有可能超过10年前。就是因为它在国际上大流行,输入到我国。因为我国有这种传播媒介——伊蚊,进入了本地循环,造成了本地疫情的小暴发。
刘起勇表示,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的孳生,密度比较高,这一次输入进来的病毒,它是一个印度洋流行株,印度洋型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,传播效率特别高,很多因素叠加起来,导致我们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。
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,广州、阳江、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。
据阳江日报报道,截至7月24日,阳江市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,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,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吴川发布”7月25日消息,7月23日,湛江市吴川市从外市返回人员中监测发现一起基孔肯雅热病例(塘㙍镇)和一起登革热病例(梅菉街道)。目前,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,两名患者已接受隔离治疗,情况平稳,均为轻症病例。
据南方网7月25日报道,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居委会了解到:杨箕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。目前杨箕社区居委会已对社区进行全面灭蚊作业。
另据澳门卫生局官网消息,7月18日,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,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。该患者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。
面对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,据微信公众号“健康广东”7月24日消息,近日,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《关于开展“清积水灭蚊虫,共筑健康家园”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》,旨在号召全省居民即刻行动,积极参与“清积水灭蚊虫,共筑健康家园”爱国卫生运动,用行动阻断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疫情,共建健康环境。
据南方+报道,7月25日上午,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听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,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。会议指出,当前,防疫工作处在攻坚关键期,前期防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,但要清醒看到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,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,叠加汛期台风、降雨等天气影响,做好后续工作依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,丝毫不能掉以轻心。
顺德治疗基孔肯雅热,中医药特色疗法使用率超85%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临床症状以发热、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。该病与登革热相似,主要由伊蚊(俗称花斑蚊)传播,可通过清理孳生地、杀灭蚊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。顺德区7月15日通报称,7月8日,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,一周后病例累计达478例。公开报道显示,本次疫情的源头是一名从斯里兰卡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,基孔肯雅热尚无疫苗及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,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。专家提醒,急性期不能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物,比如布洛芬、消炎痛等。
据微信公众号“顺德发布”7月25日消息,目前,顺德区已成立中医药防治基孔肯雅热的专家组,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(顺德区中医院)、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(均安医院)牵头组建。早在7月13日,顺德中医药专家组已制定第一版的中医药治疗基孔肯雅热的方案,由定点收治医院进行具体执行,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。该方案覆盖了疾病的急性期、恢复期,有内治、外治,纳入了中医药的内服、外敷、针灸等综合疗法。7月13日以后,在病例较为集中的三个镇(乐从、北滘、陈村),中医药疗法的使用率超过85%。
“我们做了一些督导及反馈情况,目前中医药在疗效方面,尤其是缩短病程方面,有较为明显的效果。”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中医药股股长袁岳表示,在治疗关节痛方面,可缩短1~2天病期,皮疹可缩短0.7~1.5天,发热可缩短半天时间。
报道称,除了强化药物治疗之外,顺德还使用了一些中医药的特色疗法,主要是在非药物干预方面做工作,重点是通过外治法来增强疗效,减轻相应的症状、减少已发病患者的痛苦,如四子散用于外敷,减轻关节肿痛;抗炎止痒散,从外部改善皮疹;还有针灸、中药熏洗等方式,缓解患者的患处的肿胀情况等。此外,还可采用挂香囊、熏药、香疗等,以中医药方式来驱蚊,避免被叮咬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