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的西双版纳骄阳似火,走进景洪市嘎洒街道曼广村,错落有致的傣家竹楼映入眼帘。一个个葫芦吊瓜挂满枝头,家家户户庭院内花团锦簇,工作人员正在为游客办理入住并详细介绍民宿布局。
然而,曾经的曼广村虽毗邻景洪市区,却长期陷入发展困境。居民们只能靠打零工、零售卖农特产品维持生计,多年来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。
依托爆火电视剧《边水往事》,打造“边水取景地打卡点”,吸引众多剧迷慕名而来。(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供图)
转机始于去年年初。居民小组干部敏锐捕捉到乡村旅游发展机遇,决心带领群众盘活闲置民房,打造特色民宿村。居民大会上,居民小组干部岩章向大家阐述规划:“大家放心,这次不需要大家额外投入资金。我们实行‘租金+分红’模式,就算民宿暂时无人入住,房屋所有权依然属于我们。”这番承诺,给居民们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在村党组织的积极动员下,3名党员率先垂范,带头清理自家堆满杂物的一楼空房和庭院,主动将房屋交由村集体统筹规划。在党员的带动下,17户居民紧随其后,加入首批改造行列。就这样,38套原本零散闲置的民房,被整合改造成“民宿区”,曼广村由此开启了抱团联营发展民宿的崭新篇章。
展开剩余62%曼广村将闲置房改造为民宿。(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供图)
闲置房完成整合后,曼广村在改造升级上精心谋划。村里引入寻梦(西双版纳)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,借助专业团队对房屋进行全面评估,依据房屋区位和建筑特色,量身定制个性化改造方案。在改造过程中,既保留了浓郁的乡村风貌,又完善了现代化住宿功能。“现在一楼被收拾得漂亮又舒适,我们住得舒心,定期还能稳稳拿到租金和分红,啥都不用操心。”居民岩温香难掩兴奋地说道。
为确保各方收益,曼广村创新采用“居民自主经营+企业托管运营+村集体分红”的多元合作机制。按照这一模式,每户居民不仅能获得3000元的固定租金,还可获得民宿营业额20%的分红,真正实现“躺着也有收入”,沉睡的闲置资源被充分激活。
举办傣族“扇子头”盘发比赛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。(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供图)
为进一步提升民宿产业链条,曼广村深度挖掘傣族文化内核,打造传统与时尚交融的傣族风情打卡矩阵。依托爆火电视剧《边水往事》,打造“边水取景地打卡点”,吸引众多剧迷慕名而来;整合地热资源优势,创新推出“温泉+民宿”的复合型业态,将天然温泉引入精品民宿院落,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住宿体验;同时,积极举办各类特色节庆活动,丰富旅游内涵。文艺汇演、傣族“扇子头”盘发比赛等轮番上演,全国桥牌比赛等大型赛事也在此落地。通过不定期举办多样化主题活动,有力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,实现了乡村旅游从“到此一游”的观光模式向“旅居度假”的深度体验转型升级。去年以来,曼广村累计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万元,其中旅游民宿营业额达160万元。
如今的曼广村,居民们不仅能坐收租金和分红,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发展前景,又有15户居民积极筹备加入。一幅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,正在曼广村徐徐展开。
来源:云岭先锋 白歆
发布于:北京市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